【党史学习教育】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党支部联合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带着好奇问学长,共研共享促提升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地,2021年6月20日,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党支部在环境学院楼A104联合举办“带着好奇问学长,共研共享促提升”专题报告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同步开展,邀请谭锦欣、王国保、雷宇、黄振山、陈子健等博士生代表参加,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王悦主持会议。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谭锦欣获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认证,他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详细介绍了环境专业就业道路选择,获得不同学历后的工作选择。他指出就环境专业本科生而言,选择面较广,可在环保设计院、各类企业环保部门、环保公司或者跨行金融、企业管培生等就业;研究生更多选择在科研院所、市政院/规划院、环保/水务企业等。此外,他还对国考、省考、事业编考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的人才政策细则。他鼓励环院学子努力学习,争取拥有更多选择。
2017级环境科学专业优秀博生毕业生王国保分享了自己读博期间的一些思考。他在博士期间创新性的提出了“水生生物结皮”的概念,并从多角度探究其同步固定重(类)金属的潜在关键过程和机制。他鼓励师弟师妹们要保持虚心、充满好奇心,积极把想法付诸于实践,也就是“事上练”。

王国保分享科研内容与心得
入选国际水协会IWA中国青年委员会“新星计划”的2018级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雷宇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 “卤素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详细讲述了如何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他鼓励师弟师妹们要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钱易奖学金获得者黄振山,在线上分享了“生物法转化、去除烟气中重金属汞”的学术报告。他阐明了金属汞的去除机理,对目前烟气中重金属去除瓶颈也提出了一些深入思考。作为一名科研“过来人”,他建议师弟师妹们积极与导师沟通科研方向,咨询意见,切勿好高骛远;同时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以及面对挫折困难豁达乐观的心态等。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博生生党支部书记陈子健,详细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环境学院本科生目前可参与申报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三个:中山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山大学永銮学社研究性学习,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攀登计划”,要留意各项目的申请时间与细则要求。他鼓励师弟师妹们要脚踏实地,面向实际环境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科研论文与发明专利等。
本科生周顺怡表示,非常感谢师兄师姐们的分享,让她对科研、读博以及未来就业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师兄们的介绍,更加坚定了她继续科研的决心。之前她以为选择了科研,生活基本上就只剩科研了,原来还可以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她了解了环境专业的职称评定,学到了项目申请书撰写思路。非常期待下次的分享会。
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王悦最后总结指出,此次专题报告会紧紧抓住本科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满足本科生对学院的美好新需求新期待上,办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实效。此次活动严格落实了“前期问卷调查与会后座谈反馈”机制,有效构建了本科生与博士生的交流平台,有力提高了专业梯度学习互学互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