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诚聘各类英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http://sese.sysu.edu.cn/)主要致力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微生物学以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相关的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覆盖土壤环境研究(土壤污染修复、土壤-地下水交互作用、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水环境研究(水环境模拟、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饮用水环境工程)、空气环境研究(大气化学、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和健康及环境微生物学等。

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Environmental Microbiomics Research CenterEMRC)挂靠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旨在揭示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进而加以利用以提升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服务功能。EMRC主要开展微生物组学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并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并举,努力推动我国和国际微生物组学多学科交叉发展。研究中心设有三个核心实验室,其中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关注数据产生(如高通量测序、功能基因芯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模拟,以及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分析工具的开发利用。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i)利用高通量技术从事测序、基因芯片、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方面的微生物组研究;(ii)采用已有的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机方法进行微生物组数据分析;(iii)建立有效的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机方法以方便微生物组数据分析、解释和模拟。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实验室旨在研究微生物相关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重点分析自然生态系统、特定环境系统中的简单或复杂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i)通过合成生态学理论设计专门实验阐明重要生态理论的深层次机理;(ii)建立有效的生态学研究框架揭示重要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iii)结合常规微生物学分析方法,通过高通量技术分析不同环境(土壤、水体和空气等)中的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功能、演替和进化等科学问题。系统微生物学实验室以微生物分离、富集、功能微生物种群及群落工程化应用为导向,在揭示环境微生物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为微生物所参与的生产实践过程和环境修复等提供应用指导。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i)分离并揭示重要功能微生物种群及群落的功能;(ii)通过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 Cas9)揭示基因调控机制和相互网络关系;(iii)优化功能微生物及群落以加强人类健康、提高植物生产力、改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

与上述研究相关的多个方向同时面上国内外招收各类英才。申请者最好具有合成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系统生物学、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或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或为近期内将博士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近几年在相关领域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或获得重要奖项者将更具竞争力,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也非常重要。中山大学将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和薪酬待遇,以及优越治学环境和广阔发展空间,并享有公费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及租房补贴等福利待遇。

环境微生物组研究中心常年欢迎国内外有志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同行加盟!联系人:贺老师(hezhili@mail.sysu.edu.cn)和颜老师(yanqy6@mail.sysu.edu.cn)等。